close

DSC_1087.JPG
▲ 大阪城

 

麻婆今日下午要跟豆腐會合,上午則是先去參訪豆腐已經去過的大阪城。

悠閒地起了個早,發現飯店附近就有公車可以直達目的地,很開心不用去坐地鐵人擠人。

公車停在大阪府廳前,廳上掛著6月底大阪要辦G20的宣傳布條。

從這裡會由「大手門」的位置進入城中。

 

DSC_0932.JPG
▲大阪府廳

 

從一旁的小公園進入大阪城的範圍,先看到了一座徜徉在綠意中的雕像;

這是一座和平紀念碑,碑文大致是寫著:

「當世界聯邦形成,人們才能享受自由與希望。這個地球終究會閉上戰爭的簾幕並開啟永恆的和平。

現在,我們以愛與勇氣,讓世界團結一心。」

 

DSC_0938.JPG

▲和平紀念碑

 

DSC_0940.JPG

▲和平紀念碑碑文

 

進入之前,在小公園旁的便利商店買了酸梅飯團跟咖啡當早餐,

坐在一顆大石頭上,邊欣賞這邊的風景與鳥鳴吃著~

 

DSC_0944.JPG

▲目前大概在這導覽圖西側外圍的位置

 

DSC_0963.JPG

▲從這邊可以看到大阪歷史博物館

 

DSC_0966.JPG

▲走向大手門途中,可以遠遠拍到「教育塔」。

 

在1934年的室戶颱風和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中,犧牲的教職員工、孩子和父母等教育人員被埋葬於此。

它被稱為教育塔,因為它埋葬了教育者(資料來源)。

 

DSC_0970.JPG

▲千貫櫓(左)及多聞櫓(右)

 

起源自古代及中世已有應用的「物見櫓」,最初是用木材搭建而成的高台,

具瞭望及存放武器之用,所以櫓的日語YAGURA,也可拆解作「矢藏」或「矢倉」。

在中世年代,櫓的形態是僅用木板臨時搭建在圍牆上並以盾板圍起,瞭望及射擊敵方;

到了戰國後期發展出近世城郭,櫓已經成為建造於城牆之上,採用木造結構,塗上厚厚的土壁,

設有窗口和狹間(箭眼),並蓋有屋瓦的恆常建築物 (資料來源)。

 

DSC_0975.JPG

▲大手門(這張是已經進入門內向外拍),此門於古代只有將軍能進出。

 

DSC_0976.JPG

▲進門後右手邊是「市多聞櫓」的遺跡

 

DSC_0981.JPG

▲花的右上方那塊很大的石板,是此地3處著名巨石之一的「大手門巨石」。

 

DSC_0983.JPG

▲城門上保存良好的木榫

 

DSC_0989.JPG

▲3、4月跟7、8月,有幾個「櫓」會開放參觀。

 

DSC_0991.JPG

 

DSC_1003.JPG

 

DSC_1007.JPG

▲園區內種了許多杜鵑花

 

想說要在進入城堡前,先把周圍的園區簡單走一圈,於是就先來到了豐國神社。

大阪城的代表人物,就是戰國時代名將、天下的太閤──「豐臣秀吉」。

豐國神社主要祭祀的是豐臣秀吉、豐臣秀長(秀吉的弟弟)和豐臣秀賴(秀吉的兒子),

大阪的豐國神社建於1897年,是京都豐國神社的別社。

由於秀吉是從平民出身、一路向上攀至日本政權頂峰,在過去重視門第出身的戰國時代是稀有的案例,

因此豐國神社也是祈求開運、出世的好地方(資料來源)。

 

DSC_1012.JPG

▲大阪城內的豐國神社

 

豐臣秀吉是戰國時代出身的大名,原名「木下藤吉郎」的農家之子。因為其貌不揚、身材矮小,時常被戲稱為「猴子」。

因緣際會侍奉織田信長,才識受到重用,並取了織田家名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兩人名中各一字,改名為「羽柴秀吉」。

信長死後擁立其孫三法師,平定各地反對勢力,登上日本政治權力頂端「關白」,後讓位給外甥秀次之後又自稱「太閤」。

興築大阪城、征討日本各地以及中國、朝鮮,在朝鮮戰爭末期去世,受封「豐國大明神」。

和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資料來源)。

 

DSC_1017.JPG

▲本殿鳥居前設立的豐臣秀吉像,帥!

 

DSC_1020.JPG

▲豐國神社本殿

 

豐國神社一共有三座鳥居,位於神社的西側、東側和本殿之前(資料來源)。 這邊就放一座代表就好啦~

 

DSC_1029.JPG

 

園區內也有接駁車可以搭乘,但麻婆選擇漫步,才能隨時停下腳步觀看!

想是這樣想,但走下去就有點後悔了,因為天氣有點熱,接著又是一條長長的大斜坡「雁木坂 」,

也是通往大阪城知名景點「梅林」的必經之路。

 

DSC_1042.JPG

▲想當然爾,現場蓊鬱一片,不是梅花的季節啊現在...

 

DSC_1028.JPG

▲遊園接駁列車

 

DSC_1044.JPG

▲護城河也有導覽遊船可以搭乘

 

走得有點累了,麻婆坐在護城河邊的長椅上休息一下,突然有位老太太來搭話,

麻婆用極其破爛的日文表示自己語言不通,但老太太還是不氣餒,

拿出放在包包裡的一本資料夾,裡面放了好多關於大阪城的資料跟老照片,看得出來是自製的蒐集,

有簡報、研究報告跟網路文章,莫非這老太太曾經是大阪城的導覽員!?

 

DSC_1050.JPG

▲大阪城遇見的老太太

 

接著她就開始翻著資料跟麻婆介紹大阪城,雖然語言不通,

但在比手畫腳雞同鴨講之下,居然也漸漸了解她想要表達的東西。

老太太指著其中一張照片,再指指我們面對的城牆,照片是一張像人臉的石頭,原來就在我們正前方,也是城內的一個名勝!

拍攝距離有點遠,鏡頭不夠長...放大來看是有點像啦,哈哈。

她還介紹了牆上的排水設施,但抱歉,細節實在是聽不懂...

 

人臉石.jpg

▲城牆上的人面石

 

介紹完城牆,她又翻了3處巨石的照片給麻婆看,本想就此打住,麻婆跟她說要去看天守閣,起身欲離開,

沒想到老太太居然說要帶麻婆去參觀天守閣!?好吧,來者是客,就客隨主便了~

麻婆有發揮國民外交精神,門票幫老太太出,算是感謝她幫忙介紹,不然麻婆自己也只是走馬看花~

入天守閣之前經過的另一處巨石牆「櫻門巨石牆」。

 

DSC_1062.JPG

▲很多遊客搶著跟巨石拍照,真的很巨大的石頭...

 

老太太先帶麻婆到天守閣旁邊的一座小倉庫,雖不太起眼但也是重要文化財,

老太太花了好多時間講解這個地方,但麻婆笨只大概聽懂它被燒毀很多次XD

原來它是德川幕府所重建,用來儲放稅金的金庫,入口有三道門,還用鐵窗防盜。

 

DSC_1098.JPG

▲金藏

 

天守隔門口有一座「金明水井」,遊客都在這投錢許願...

「金明水井」因豐臣秀吉將井中的毒氣除去,因而取得好水而有黃金沉入,因此在當時又被稱為「黃金水井」。

不過,經過近期的學術調查證明,現今位於天守台上方的金明水井,

其實是德川幕府再建大阪城時新挖掘的,抽取後也未發現黃金。

(資料來源)

 

DSC_1136.JPG

▲金明水井

 

進天守閣前,老太太帶麻婆先到一旁的「私房拍照點」取景拍天守閣,真不錯~

 

大阪城與名古屋城及熊本城共稱日本三大名城,由豐臣秀吉於1583年在石山本願寺遺址上初建,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現存的大阪城為1931年由民間集資重建,城中央聳立著的主體建築天守閣---巍峨宏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

城堡遺址現在被規劃為大阪城公園,除了有大阪城天守閣,也有西之丸庭園、

大阪城音樂堂、大阪城演奏廳、大阪城弓道場、修道館、大阪國際平和中心等設施。

昔日這個地方北邊流著淀川的本流,是天然的要害。淀川往上流一點的地方是連接京都交通的重點。

豐臣秀吉死後,德川氏於1615年率領軍隊攻下了大阪,並終結了豐臣家族的血脈。

大阪城燒毀於此戰役中,1620年代再由德川秀忠重建,也就成為徳川幕府統領西日本的據點。

當時的天手閣在1665年遭雷擊而燒毀,直到1931年才根據大阪夏之陣戰役的屏風畫,重新建築了現存的鋼筋混凝土的城堡。

天守閣7樓以下為博物館,8樓為瞭望台。

博物館存放豐臣秀吉的木像、使用過的武器及繪畫等有關豐臣秀吉生平及城堡歷史的資料。

大阪城天守閣雖以鋼筋水泥重建,但巍峨宏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不失全盛時期的風格,

其歷史價值也是很高,1997年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遺產。

有關大阪城的歷史,1583年時,豐臣秀吉在賤岳會戰打敗織田軍的柴田勝家之後,

成為織田信長的繼承人,正式入主大阪,統一天下。

大權在握的豐臣秀吉,認清自己必須展現實力,蓋1座比織田的安土城更氣派巍峨的城堡,

於是開始展開動用13萬人、長達10年的興建工程。

涵蓋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總構的大型城廓,在戰事頻仍的歷史背景下,從備戰防禦的面向規畫興建,

聘請精湛工匠和技師,結合壘石和木材,造就擁有天守閣、御殿、城牆、護城河的大阪城。

據說當時的天守閣為5層9樓建築,屋頂上裝飾有巨大的金色獸頭瓦,金碧輝煌,走廊中還鑲嵌有純金飾品。

大友宗麟在訪問豐臣秀吉時被雄偉的大阪城感嘆,稱大阪城為三國無雙,足見其規模之大與氣派之豪華(資料來源)。

 

DSC_1094.JPG

▲天守閣

 

DSC_1081.JPG

▲天守閣

 

DSC_1093.JPG

▲天守閣

 

DSC_1101.JPG

▲大阪城歷經3次大規模修建,從不連續的石材可看出歷史的痕跡。

 

DSC_1111.JPG

▲入口的青銅砲台

 

DSC_1116.JPG

▲天守閣博物館展示著過往

 

DSC_1117.JPG

▲8樓的瞭望台看向現代的大阪

 

DSC_1121.JPG

▲天守閣頂層屋簷著名的金鯉魚

 

逛天守閣這一路上,老太太不斷跟麻婆說明這天守閣的特別之處,但除了金鯉魚用比的可以看到之外,

其他大概也是有聽沒有懂,不過還是很感謝老太太用心講解。

出天守閣後,到旁邊的商場逛了一圈,老太太還請麻婆喝了一杯抹茶~

 

IMG_20190513_125507.jpg

 

接著走回大阪城園區,一路上繼續介紹著各種設施與他們的歷史。

 

DSC_1150.JPG

▲牆垛上的瞄準孔

 

DSC_1154.JPG

▲從老太太的相片可以看出,以前這處有個小城門(還是櫓?),但現在沒有了。

 

感謝老太太的仔細介紹,讓麻婆比自己走馬看花有了對大阪城更深入的一層瞭解,

但之後老太太一路要跟麻婆回到飯店、麻婆如何利用老太太熱心服務其他路人的空檔跟老太太道別的故事就不贅述了,

晚點跟豆腐會合去吃好料~

arrow
arrow

    mapoto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