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吃完早餐,便隻身前往少女峰。
有關茵特拉根的住宿,請參考:坐火車環繞瑞士的放空之旅Day4(茵特拉根住宿:City Oberland Swiss Quality Hotel)
▲少女峰及其鄰近山峰上有很多可以玩的感覺~
獲得一本少女峰護照,其實就是一個可以上少女峰收集紀念章的小冊子。
上車前買了瑞士沙士~~芒果限定口味~
▲帶著少女峰護照與瑞士芒果口味沙士一起上少女峰玩耍~
在勞特布龍嫩Lauterbrunnen開始第一次換車。
勞特布龍嫩(德語:Lauterbrunnen)是瑞士伯恩州因特拉根區的一個小鎮。
位於少女峰地區的西面,從山崖上落下來70多個瀑布和小河,所以勞特布龍嫩的德語直譯是很響的泉水,這個小鎮是名副其實的瀑布鎮。(wiki)
從這段開始就不是瑞士國鐵負責營運的,swiss pass不能用囉~
要另外買票才能繼續搭乘。
▲非由瑞士國鐵負責營運,票另訂!
▲車子上的山羊頭是盧達本納市徽(又譯作勞特布龍嫩)
▲車站在山壁之間,雲霧繚繞,很漂亮。可惜頂上都是電線...
▲車子內裝,裡面看起來怎麼樣呢?是不是有點像幼兒園的娃娃車呢?
開始感覺不大舒服...也許是高山不適應的徵狀。海拔1,000多公尺的地方氣溫也比較低。
途經小鎮-Wengen溫根,短暫載客。
溫根Wengen是瑞士中部伯恩州茵特拉根縣勞特布龍嫩鎮的一個山村,屬於少女峰地區,海拔1,274米。
在19世紀初,該村開始有遊客來訪,包括費利克斯·孟德爾頌、
1817年瑪麗·雪萊和珀西·比希·雪萊的遊記《一次六周之旅的歷史》以及拜倫勳爵的《曼弗雷德》相繼出版,描繪了該區的景色。
於是該村的旅遊業開始發展。19世紀中葉開始建造旅館。
1890年溫根鐵路通車,遊客不必再步行爬上陡峭的山坡,該區的旅遊業隨之擴展,滑雪產業也開始了。
在20世紀初,英國遊客開始在該地區的村莊米倫建立滑雪俱樂部。
(wiki)
▲這裡儼然是個山間小渡假村,纜車四通八達,有機會也可以來走走...
▲有點太漂亮耶~!
▲出現雪景~~
抵達Kleine Scheidegg小夏戴克,再次轉程少女峰鐵路。
少女峰鐵路(德語:Jungfraubahn, JB)
是一條全長9.3公里的齒軌鐵路,從Kleine Scheidegg(2061米)到歐洲最高的火車站少女峰山坳(Jungfraujoch,3,454 m),高差1393米,
軌距1,000mm,位於瑞士的伯恩州和瓦萊州邊界。
這條鐵路80%的路段在「少女峰隧道」(長達7122米)內,修建在艾格峰和僧侶峰山體內,隧道中途設有兩個車站。最大坡度25%。
(wiki)
維基百科說1896年鐵路開始興建。正式營運是1912年。
-
1896年開始施工。建設工作進展順利。
- 1898年,少女峰鐵路開發到了艾格峰腳下的Eigergletscher火車站。
-
1899年6名工人在爆炸中喪生。工人罷工四個月。 Adolf Guyer-Zeller於4月3日在蘇黎世去世。從Eigergletscher站到Rotstock站的路段於8月2日開放。
- 1903年從Rotstock車站到Eigerwand車站的路段於6月28日開放。
-
1905年從Eigerwand站到 Eismeer站的路段於7月25日開放
-
1908年艾格萬德站發生爆炸。
- 1912年2月21日,開工16年後,隧道工作人員終於突破了少女峰的冰川。 Jungfraujoch站於8月1日落成。
▲肌肉麵包俠
▲車子開動後不久就開始飄起雪來~~
整趟旅程行經車站:
✷Kleine Scheidegg,2061米
✷Eigergletscher, 2320米
✷艾格溫特(Eigerwand),2864米
✷伊斯梅爾/冰海(Eismeer),3158米
✷少女峰山坳火車站 (Jungfraujoch),3454米
車子在伊斯梅爾短暫停留停讓旅客看看冰河...
在海拔3000米的山壁中不可能載客,但可惜今天雲霧很重,什麼都看不到。只有一些歷史照片。
▲列車短暫停留,讓遊客看冰河
抵達全歐洲最高的車站!!
少女峰山坳站(Jungfraujoch)是少女峰鐵路的一個地下火車站,位於瑞士伯恩高地少女峰山坳的地下。
它海拔3,454公尺(11,332英尺),是歐洲最高的火車站,接近艾格峰、少女峰和僧侶峰的峰頂。
從該站有隧道通往歐洲之巔建築,有電梯通往斯芬克斯頂部的觀景平台(有封閉式和開放式的),可以欣賞到阿萊奇冰川和周圍的山峰。
斯芬克斯天文台也位於此處。經過隧道還可以到冰宮,這是一系列冰川下方的冰溶洞,以及 Alpine Sensation, 展出阿爾卑斯山的旅遊開發和少女峰鐵路的歷史。
(wiki)
這位就是完成這項偉業的最大功臣---Adolf Guyer-Zeller!
不過他未能看見鐵路通車就已去世,完成這項偉業的印象中是他的兒子。
▲Adolf Guyer-Zeller紀念銅像
本次旅行第一張,也是很少量的幾張別人幫我照的照片...攝影師是一位也是自己來玩的人請我幫照,他也附送幫照這樣...
▲I'm on the top of Europe!
「哇~~冰河~~」
一離開隧道,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大片冰河全景。
大家總是在第一時間迫不急待的拍,其實更美得還在後頭。這是隔著玻璃拍的成果,光線比較暗一點。
▲隔著玻璃拍的冰河
順著山洞的坡路往上走,準備去搭前往斯芬克斯天文台觀景臺的電梯。
斯芬克斯天文台(德語:Sphinx-Observatorium)
是一個位於瑞士少女峰山坳的天文台。該天文台名稱來自所在的岩石山頂「斯芬克斯」。
斯芬克斯天文台海拔3,571公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文台之一。
該天文台所屬的觀景平台向一般大眾開放,並且是瑞士海拔第二高的觀景平台。
並且山頂有隧道和歐洲最高火車站少女峰山坳火車站相連結,可搭乘電梯連絡。
在天文台旁的觀景平台可看到距離天文台數公里內的少女峰、僧侶峰和艾格峰 。
(wiki)
▲往天文觀景台的路上
在戶外觀景台因陽光反射雪與冰,大家瞬間都變弱視...太亮看不到只能盲拍...
加上高山反應,覺得大家很像變身成一群高山上的殭屍怪...
阿萊奇冰川(Aletsch Glacier)位於瑞士南部,是阿爾卑斯山最大的冰川,
從聖母峰的南面一直延伸到上羅納山谷,面積超過120平方公里。
阿利奇赫恩山位於其西面,羅納河在山峰的南側流淌。
維基百科上的簡介寫得跟詩一樣優美~~
▲盲拍的成果,還是很漂亮~
僧侶峰(Mönch,4107公尺),屬瑞士阿爾卑斯山脈部份的山峰。
與艾格峰(Eiger)及少女峰(Jungfrau)形成一個奇突的山峰組合。
瑞士人Christian Almer等人於1857年8月15日首次登頂者。
▲與僧侶峰先生
▲高峰上所見的雲海
艾格峰(Eiger,3970公尺),是少女峰(Jungfrau)4,158公尺及僧侶峰(Mönch)4,107公尺東部延伸的高峰。
艾格峰名稱記錄可追溯到十三世紀,艾格峰被稱為「Mons Egere」,源自德語單詞「hej Ger」(意思是「矛」)在法語區,艾格峰常常被稱為「Ogre」(意為「食人者」)。
艾格峰是由愛爾蘭人Charles Barrington和瑞士導遊Christian Almer,Peter bohren於1858年8月11日從西側翼爬上首次登頂,這條線路至今仍然是標準線路。
艾格石壁站:少女峰鐵路的隧道段就是建築在艾格峰內,隧道段有兩個站,艾格石壁(Eigerwand)和冰海站(Eismeer),站內有玻璃觀景窗,看出去正是艾格峰冰河的遼闊視野。
艾格峰雖然早在1858年即有人登頂,但陡峭的北面直到1938年才順利登頂成功,
之前的挑戰者,百分之90都死了。實在是太可怕...有興趣的人可以去google一下他們的故事,甚至電影都有。
太慘烈...我就不在這說了...
▲你是艾格峰嗎?
▲你是哪位山?
從戶外觀景台離開後,有一個區域是介紹阿爾卑斯山旅遊開發及少女峰鐵路歷史的區塊。
▲來逛逛阿爾卑斯山的旅遊開發和少女峰鐵路的歷史
▲穿這樣跑來高山沒事也很厲害!!
午餐就在少女峰車站裡的餐廳解決,
蠻好吃的烤雞腿,痛快把薯條吃光光。
一邊吃東西一邊看此美景,為人生一大享受啊!
▲一邊吃著美食,一邊看著美景
吃完午餐我就高山症發作了...
吃東西的時候就覺得叉子很重的...覺得肌肉缺氧...不是肺缺氧...
走個三層樓樓梯,都感覺要殺了我。最後剩一層樓還衝去坐電梯(我應該是衝不了,搖晃的撞進電梯裡)
有人說趕快進去冰冷的地方會舒服一點,就衝進冰宮了。
▲冰宮入口
一進冰宮有一瞬間感覺舒服許多,但馬上不舒服的感覺就壓制過去,
沒效...
雖然已神智不清...但還有一個戶外觀景臺還沒去。
無論如何用爬的都要去看看啊!!
▲你是少女峰嗎?
少女峰(德語:Jungfrau,4,158公尺),是同名的山脈斷層中的最高峰。
位於瑞士的境內,屬阿爾卑斯山脈部份。斷層中其餘兩峰為艾格峰(Eiger,3,970公尺)及僧侶峰(Mönch,4,107公尺)。
少女峰於1811年才首次由Meyer兄弟征服。
(wiki)
▲與少女峰合影
附帶一提,之前去日本阿爾卑斯山黑部立山有冰壁的雪之大谷,
室堂站海拔2,390公尺,難怪我沒高山反應...下次要更注意一點。
利用在高峰上的最後一點時間,完成了第一張明信片。
然後很蠢呆的貼上在英國買的蘇格蘭國際郵票...
高山上的環境讓人根本無法好好思考,只覺得很困想睡...
可以想像登山者遇到意外狀況時,身體跟意志會受到的煎熬。
▲然後就把明信片投入了歐洲最高的郵筒中...
但我依然收到了這張明信片喔,瑞士郵務人員在我的明信片上把英國的郵票打了個叉叉,
然後在旁邊自己畫了一張~是不是既善良又可愛啊。
下山的路段,一路難過到今天晚上住宿的格林德瓦...
早上上山時看到對向下山的火車裡乘客都在爆睡,還笑說一大早那麼累幹嘛...
殊不知自己下山,也一付要死不活的樣子...
▲山的層次與光影,極美
抵達海拔1,034 米(3,392 英尺)的格林德瓦Grindelwald,就先到飯店check in,飯店位置很棒,就在車站正對面。
有關格林德瓦住宿的文章,請參考:坐火車環繞瑞士的放空之旅Day5(格林德瓦住宿:Hotel & Restaurant Alpina in Grindelwald)
格林德瓦是瑞士著名的冬季旅遊目的地。對於滑雪初學者,老手和滑雪專家都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在夏季,格林德瓦也是一個遠足健行好地方。
超過100公里的夏季行山徑和120公里的冬季散步路徑,全景式的遠眺近觀阿爾卑斯山,從容易的路徑(一些適合輪椅),
通過花卉草甸,到穿過的高山領域的藍莓草叢,均適合不同遠足者。
由於其地理環境上特有的高低落差以及絶佳的氣流,所以格林德瓦非常適合進行滑翔機等活動。
即使您是個完全沒有經驗的初學者,也可以與非常有經驗的專業飛行員一起享受這既刺激又美好的飛行經驗。
鎮人口約4000人,由於是滑雪、登出、遠足等旅客的基地,所以有很多不同規模的旅店,餐廳等。
對外交通主要是火車往來因特拉肯。
(wiki)
▲一步出格林德瓦車站的景緻
在少女峰的不適感完全沒有消除的跡象,高山反應混合著感冒前兆...
令人無力持續前幾天四處冒險的活動...只想賴在房間裡,睡覺...
賴到過了吃飯時間,才趕快起來,用熱水+一堆蒸氣洗了一個超久的澡...
不知道有沒有效(說不定治好我的感冒囉~因為隔天起來就沒什麼事了)
出門吃晚餐時已快七點鐘了。
格林德瓦這個被群山環繞著的美麗小鎮,
前方這座山山景清晰,大部分的人說是艾格峰的一部分...
但我覺得它比較像是跟另一座山Schreckhorn相連著。
▲艾格峰還是Schreckhorn?
▲群山圍繞的美麗小鎮
▲哞~~~~!!!!
到底周遭的山是何方神聖呢~?
請參考google map
▲這個角度看回去,前方就是艾格峰無誤了。
夕陽灑在山壁上,整個小鎮都透著橘紅光芒。
今天早早回房間休息。晚安